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國立臺灣圖書館

:::
  • facebook
  • twitter
  • line
  • youtube
  • Plurk

南方系列講座 從文學獎到創作年金補助:台馬文學的聯繫、交流與互動【實體/線上】

南方系列講座  從文學獎到創作年金補助:台馬文學的聯繫、交流與互動【實體/線上】
南方系列講座 從文學獎到創作年金補助:台馬文學的聯繫、交流與互動【實體/線上】
講者:蔡曉玲(馬來亞大學中文系高級講師、馬來西亞華文作家協會理事)
地點:本館4F 4045教室
活動起日:2025/07/21
活動迄日:2025/09/30
演講簡介:

台灣文學與馬華文學的關係十分緊密,一個是60年代冷戰時代的背景因素,另一個關鍵則是台灣文學獎。從70年代末開始,台灣兩大報即《中國時報》與《聯合報》文學獎開辦以後,不僅對於台灣在地創作者有巨大效應,也成為馬華創作者步入文壇的決定性門票。兩大報文學獎的得獎名單中,馬華寫作人的名字頻繁出現,如80年代有商晚筠、李永平、張貴興、潘雨桐,90年代有陳大為、鍾怡雯、黃錦樹,而那之後還有黎紫書、陳志鴻、許裕全、龔萬輝、賀淑芳、梁靖芬等。此外,由台灣所提供的創作年金補助類,馬華寫作者也多有得益。比如台灣國家藝術文化基金會(國藝會)在2016至2018年,為馬來西亞籍作家特設一個「馬華長篇小說創作發表專案」,賀淑芳、龔萬輝、黎紫書分別是第一屆到第三屆的得主,並採取在台與在馬同步出版的方式,可謂是台馬文學一次成功的跨國聯繫與合作。而在台定居生活的馬華80後寫作者馬尼尼為,其《故鄉無用》寫作計畫也於2022年入圍台北文學年金、2024年出版成書。書中大量比較台馬作為故鄉與異鄉的對照關係,甚至可通過此書觀照馬來西亞國家政策對於馬來西亞學生到台灣留學的影響,以及作為馬華創作者對於台灣創作年金補助的重視程度,可謂進一步拓展台馬文學對話的討論空間。本講座將從台灣文學獎到創作年金補助切入,討論台馬之間的聯繫、交流與互動的情形。

時間:9月30日(二)14:00-17:00
地點:國立臺灣圖書館4樓4045教室(新北市中和區中安街85號、捷運新蘆中和線永安市場站)
講師:蔡曉玲(馬來亞大學中文系高級講師、馬來西亞華文作家協會理事)
講題:從文學獎到創作年金補助:台馬文學的聯繫、交流與互動
報名連結:https://reurl.cc/6qydlZ


活動時間:2024/09/30(二)下午14:00-17:00
回頁首